短期生产理论 801经济学一考试大纲解析

短期生产理论  801经济学一考试大纲解析

短期生产理论

(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劳动的总产量TPL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即:TPL=f(L,K_)。

劳动的平均产量APL指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即:APL=TPL/L=f(L,K_)/L。

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即:MPL=ΔTPL/ΔL=Δf(L,K_)/ΔL。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上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也称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或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揭示了在短期生产中MPL的变化规律,表现在图像上,即是MPL先上升,后下降。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以技术不变为前提的。如技术水平提高了,边际报酬可以是递增的。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以其他要素不变为前提的。

它是在某种要素(如劳动)增加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现的。

究其原因,边际报酬递减的出现是在一种或一种以上要素量不变时,过多地增加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而造成最佳要素比例破坏而产生的。

(3)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

图2-1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

边际产量MPL和总产量TPL之间的关系

a.TPL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表示边际产量。当劳动量在0~L2之间时,MPL不仅是正数,而且是逐渐增加的,对应的TPL曲线向上凹。在L=L2时,MPL达到最大,这时总产量曲线的斜率最大。

b.当投入劳动量为L2<L<L4时,MPL虽然是正数,但是递减的,对应的TPL曲线向上凸。当L=L4时,总产量最大,此时MPL=0。

c.当投入劳动量为L>L4时,MPL为负数,总产量也处于递减。

边际产量MPL和平均产量APL之间的关系

就任意一对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上;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下。

就平均产量APL和边际产量MPL来说,当MPL>APL时(图形中为0<L<L3),APL曲线是上升的;当MPL<APL时(图形中为L>L3),APL曲线是下降的;当MPL=APL时(图形中为L=L3),APL曲线达极大值。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MPL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PL曲线的变动。

数学证明如下:

平均产量APL和总产量TPL之间的关系

连接TPL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L值。

(4)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图2-2 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

如图2-2所示,根据短期生产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短期生产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阶段,是平均产量递增阶段。可变要素劳动量L投入的增加,会使平均产量增加,表示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尚能不断提高,因此生产不应停留在此阶段内,应该继续投入要素,以争取更高的生产力,使得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

阶段,是平均产量递减阶段。从平均产量最高点开始,平均产量开始递减,因为边际产量已小于平均产量。

阶段,是边际产量为负阶段。在这一阶段,生产要素投入过多,非但不能增加生产,反而使总产量减少,使生产者蒙受双重损失:资源的浪费和总产量的减少。

由此可见,第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但是,生产者究竟要投入多少可变要素或生产多少取决于成本函数。

来源:http://333.100xuexi.com/Ebook/1008403.html

希望对您有帮助,分享给朋友,点下面用搜索功能,找到你想要的!

下载考研资料

关键词:801经济学

圣考研网购买